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揭秘川农大科研成果背后故事:登上Cell前,曾被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喆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研究所李仕贵与钦鹏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研究员

张喆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研究所李仕贵与钦鹏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研究员团队完成的题为“Pan-genome analysis based on 33 high-quality assemblie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hidden genomic variations in rice”(基于33个水稻遗传多样性材料的泛基因组分析揭示”隐藏”的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水稻基因组中首次鉴定到大量尚未发现的“隐藏”变异,阐明其在调控水稻农艺性状的重要作用。

钦鹏教授

此外,科研人员还首次构建了水稻图形基因组,是水稻中迄今最为完整的基于图形结构的泛基因组,将为水稻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基因组和遗传变异资源。该论文被Cell审稿人评价为“泛基因组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消息一出,引起了农业科技界广泛关注。在这些重大突破背后,有哪些科研故事?在登上世界顶尖学术期刊之前,团队又面临过哪些困难?

强强联合 潜心钻研十余载

“有了这份研究基础,我们可以更好更快地挖掘优异基因运用到育种中。”李仕贵说,长期以来他们都在寻找优异基因,希望进一步改良水稻产量和品质。

为了寻求突破,早在2010年,李仕贵团队就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梁承志团队开始了联合研究攻关。

“两个团队各有所长,各尽其能。”李仕贵介绍,梁承志团队擅长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分析,李仕贵团队对水稻了解更深,在重穗型杂交稻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擅长解读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和育种利用价值。

不过早期由于技术受限,虽然看到了很多基因,但基因测序的精度不够,很难真正运用到育种中。

李仕贵、钦鹏团队及Cell文章部分作者合影

科研突破也需要靠科技进步推动。转机在2015年出现,运用最新的分子测序技术,梁承志和李仕贵团队完成了一套近乎完整的蜀恢498基因组序列,成为当时所有高等动植物中组装质量最高的基因组。

这不仅有利于以蜀恢498为代表的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亲本中优异等位基因挖掘和利用,也将为整个籼稻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不过,研究并未止步不前。在发现了一两个水稻材料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后,李仕贵又提出,要把研究再往前推进一大步,“去发现更多的结构性变异。”

他们选取了遗传背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33个水稻材料,包括亚洲栽培稻各亚群代表性材料和非洲栽培稻材料,以及水稻生产和育种上广泛使用的优良品种和核心亲本材料,并对其中31份进行了长片段测序、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及基因注释。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面对困难,钦鹏常常用这句话鼓励大家。在研究遇到最困难的时候,李仕贵每天晚上都来到实验室,为大家加油打气,进行指导。

最终,他们鉴定到了大量准确可靠的基因组“隐蔽”变异基础,围绕这些基因组序列变异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工作。

“此研究打开了结构性变异研究的大门。”李仕贵表示,推进水稻高质量泛基因组研究,将为研究水稻等作物进化与驯化、基因组研究、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优良基因的挖掘、基因功能解析奠定坚实基础,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中的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稿前曾被“拒稿”

“一开始就决定要向Cell投稿。”李仕贵说,“我们的研究的创新性、新颖性都达到了Cell的用稿标准。”

然而,怀着紧张的心情翘首以待了1个月后,团队收到的审稿意见却是“拒稿”。

“虽然论文被拒,但几个审稿人都承认了我们研究数据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当有人提出干脆改投其他级别低一点的期刊时,李仕贵和钦鹏却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提高论文质量的机会。

李仕贵教授

经过一年紧张忙碌的修改,他们形成了一份不加附件都有97页的论文,其中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就有24页。钦鹏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次发送给Cell编辑。

经过几天紧张的等待,编辑同意再给一次送审的机会。面对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团队又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修改,才最终正式投稿。当再次收到审稿人的邮件时,钦鹏终于放下心来。“这次审稿人的意见很好,尽管还有些小问题,可以说我们终于打动了审稿人。”当最终收到Cell的正式接收函时,团队非常平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1/0610/657.html



上一篇: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生9420人 新增数据科
下一篇:《细胞》发表!四川农大科研团队揭示水稻基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