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展现多民族农耕文化 云南农大学生的农具模型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掌上春城讯设在云南农业大学的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展出着17件农具模型,这些农具模型凝聚了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成员一年的心血。同时,作为系统介绍云南边疆民族农耕
掌上春城讯设在云南农业大学的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展出着17件农具模型,这些农具模型凝聚了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成员一年的心血。同时,作为系统介绍云南边疆民族农耕文化的博物馆,多民族农耕文化在此得到充分展示。
设在农大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幅云南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大理、丽江、玉溪、红河等重要地理位置。“博物馆是2018年建成,整个博物馆以自然条件为主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特色为辅线,农事节庆为肌理,依次展示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和农耕文化,充分体现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云南民族农耕文化科普站站长王全生说。王全生是云南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他说:“博物馆有两大特色,一是玻璃吊顶,二是象征着云南三大河流的地面灯带。博物馆同时呈现了云南的三大地理特征:钟乳石、石林喀斯特地貌、以元谋土林为参考而设计的16个州市地形图。馆内共有7个主题展区、1个功能区、3个公共空间。”
在博物馆二楼大厅内,象征云南三江并行的彩色灯带在脚下流淌,16个州市的地形图上摆放着代表地域特色的各色农产品。王全生说,这里最大程度地浓缩了云南各地的民族文化精华。抬头望去,云花、云菜、云茶、云烟等各种特色产业的介绍挂满了展馆的墙壁,朝着展馆内部延伸。继续往前,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展馆悉数登场。“这些陈设有部分是向当地居民直接采购的,很地道。这里展出的每个物件,都是各个民族农耕文化的缩影。”白族的扎染,纳西族的织布机,眼前的农具代表着每个民族的特色。
“2018年开馆至今,我们接待过各种参观团,从国家领导到小学生,从校内师生到国际友人,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让太多人惊喜,这是他们进一步了解云南地域特色不可错过的一站。”王全生说。
130名大学生制造17件农具模型
2021年3月16日,17件模具的农具模型展在博物馆举行。
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会长陈红明说:“确定想法后,我们就立刻行动起来,找农具、绘图纸、买材料、最后加工制作,每一件农具都不是随便就能完成的。”
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的130名同学凑到一起,挤出课余时间仔细打磨,从尺寸到样式都反复确认。同学们大都凭借自己的农耕经验,再加上书本知识,最终敲定了纺线车、手推车等17件具有代表性的农具。在长达一年的制作周期中,平均每完成一件农具模型需要一个月。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文洪睿引导学生将兴趣与农耕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查找资料,在全面了解农具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制作,确保精确度。
对于制作材料,一方面网上购买半成品加工组装,爆米花机、风车等便是这类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在校园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手推车是17件模型中最复杂的一件,70个同学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才完成。“从选购材料到制作,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每一根木头的大小都必须精确,否则无法组装,再加上同学的想法难以统一,因此制作过程中返工多次。”会长陈红明说。
成功举办农具模型展让每一个成员都收获了难得的成就感。3月16日至17日,协会成员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在学校广场支起帐篷,将17件农具模型依次陈列,等候同学们参观。“这个可以买吗?”展位前的人陆续围起来,举着手机边拍边问。短暂的两天展出,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成了学生们最想加入的社团之一。
都市时报全媒体实习记者:代利 /文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孟祝斌/图
责编:毕群
编审:吴晨萍
终审:李严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1/050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