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袁隆平用“专业八级”重庆话聊天 细数他在重庆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袁隆平在大足的水稻基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30日19时讯(记者 邱小雅)“你是重庆人呀,那我会讲重庆话得嘛,我在重庆生活了
袁隆平在大足的水稻基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30日19时讯(记者 邱小雅)“你是重庆人呀,那我会讲重庆话得嘛,我在重庆生活了12年,生活习惯和语言都是重庆的。”近日,一段袁隆平和央视财经记者用重庆话吹龙门阵的小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这位‘90’后真是说得一口“专业八级的重庆话”。这位俏皮的老人到底和重庆有怎样的不解之缘?一起细数,他在重庆的那片“稻梦空间”。
——操一口专业八级水平的重庆话
“你是哪里人?”
“重庆人。”
“重庆啊,那我会讲重庆话得嘛,我在重庆生活了12年,生活习惯和语言都是重庆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发现,原来这段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袁隆平用重庆话和央视财经记者唠嗑的视频发生在2018年,操着一口专业八级普通话的袁隆平被网友调侃道:90后的袁隆平是个‘梗王’。
除了会说一口专业八级水平的重庆话,袁隆平和重庆还有哪些渊源,让我们一起进入他在重庆的“稻梦空间”。
——在大足
今年9月,超级稻在大足丰收
“成功了,平均亩产达到了903.9公斤。”今年9月,大足103亩试验田上传来丰收的喜讯。
原来,去年在这里种下的超级稻“超优1000”丰收了,而种在试验田里的种子,便是袁隆平亲手赠与的。
时间回到2018年9月16日。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在大足区拾万镇举行,袁隆平在发来的贺词中回忆了自己和大足的渊源。
“我曾在重庆求学11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所以一直以来特别关注这一地方的发展。”
其实,大足不仅是袁隆平1952年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在大足农村参加了3个月时间的工作中,他还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
目前,大足工作站还设立了重庆唯一的水稻科普教育基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普展览馆,工作站的墙上,还展示了袁隆平赠与大足农民的“拾万香·香万里”题字。
袁隆平题的“南川米好”。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在南川
2015年,为南川“米”加个“好”字
2015年8月10日,南川区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一年,袁隆平已是85岁高龄。
到达南川,袁隆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东城街道三秀社区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
原来,这个示范片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在全国布局的30多个高产攻关片之一,也是重庆市唯一的示范片。示范品种为“超优千号”,是袁隆平在第四期超级稻的基础上,通过“扩库、增源、多抗”等技术手段,亲自选育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第五期两系籼型超级杂交水稻,目标产量16吨/公顷(1067公斤/亩)。
参观后,袁隆平欣然写下“南川米”“袁隆平题”“二O一五、八、十”三行字。
当天的午饭准备的是金佛山优质大米,袁隆平吃完一碗米饭后连说“好吃”,并好奇地询问南川米的生产环境、种植技术等情况。
随后,袁隆平拿来他此前题字,再次提笔在“南川米”后面加了一个“好”字。
袁隆平2016年回到母校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官微图片
——乡音难改
重庆是他的第二故乡
在多次公开采访中,袁隆平的重庆话可谓是张口就来。最近一次在公开节目中亮相时,这位90后的老人又跟节目主持汪涵聊重庆时表示,重庆话就像他的母语,各种地道说法张口即来,说起重庆美食,袁老还像个孩子一样面露馋色,令人忍俊不禁。
据了解,抗战时期袁隆平曾在重庆完成小学、中学学业,1953年从原西南农学院毕业,服从分配去了湖南。60多年过去,他始终对重庆怀有深情,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
今年九月,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师生们收到了一封“视频回信”,这份特别的礼物来自西南大学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视频里,袁老分享了他的切身体会,鼓励着西南大学的农科后辈们。
2016年,西南大学110周年校庆,86岁的袁隆平作为杰出校友回到了母校,他的第一句话便是“谢谢校友和母校,我回来了”。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专研,让他满载一身荣誉。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0/1102/424.html



上一篇:2020年16所重庆公办高校在渝“本科投档线”排名
下一篇:被称为“打谷子大学”,211高校,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