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预告】明晚这场沙龙将带你倾听“中华土壤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让我们跟随谢德体先生,带着我们穿越时代的风云, 百馆之声文化沙龙02 x 侯光炯院士在北碚的岁月 你可能不知道 “北碚”名字的由来; 也不知道1千多年前 诗人李商隐在缙云山写下
让我们跟随谢德体先生,带着我们穿越时代的风云,
百馆之声文化沙龙02
x
侯光炯院士在北碚的岁月
你可能不知道
“北碚”名字的由来;
也不知道1千多年前
诗人李商隐在缙云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可能也不知道
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图谱在这里绘制;
可能更不知道
有多少名流志士躬耕育人
兴教报国在此留下宝贵的教育理念;
作为北碚人又或者居住在北碚的你
是否真正地了解北碚的百年历史呢?
北碚位于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因有巨石深入嘉陵江中,故曰碚,又因在旧时渝州之北,故称北碚。这里曾被称为“陪都的陪都”。历史的烟尘渐行渐远,却掩不去北碚曾经的辉煌。
百余年来,先后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这里求学任教,其中土壤学的奠基人侯光炯便是其中一位。在这片热土上,他潜心研究、躬耕育人,兴业报国,为后一代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助推“百馆之城”的建设,北碚区特别开展“百馆之声”文化沙龙活动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大咖专家,为你讲述你不知道的北碚故事。这一期我们走进侯光炯院士在北碚的岁月。
有些地方,并非故乡
却日久生情,添了几许爱意
时间越长,越像陈酿一般让人沉醉
北碚,这座迷人的山水之城
吸引多少南来北往的脚步
从此驻足,不再漂泊
而他就是其中一位
· · ·
本周五19:00-20:30
亲闻这一出出扣人心弦的历史记忆。
我们站在历史的坐标上,与他们凝望对视,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与你重逢。
百馆之声文化沙龙第二期
“百馆之声”文化沙龙第二期的主题为【侯光炯院士在北碚的岁月】,本期沙龙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谢德体先生为大家做分享。谢德体先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侯光炯院士科技先河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本期沙龙让我们一起聆听谢德体教授讲述中国土壤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侯光炯院士在北碚的岁月。
他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被誉为“中华土壤之光”
在西南大学共青团花园的北面有一栋青砖灰瓦的三层小楼,不知你们是否留意过? ?这栋东望科技大楼,西接蚕学宫的小楼,便是侯光炯纪念馆。
侯光炯是中国及世界著名土壤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一级教授,原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华土壤之光”的侯光炯。
▲侯光炯
侯光炯于1928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土壤农化系,1931年在该校任农学系助教,1935年出席牛津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并赴英、德、荷、美等国考察土壤,又到苏联莫斯科土壤研究所访问进修,1937年回国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室主任。当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所来到北碚,一直到他去世,都在北碚西南大学任教任职。
▲侯光炯纪念馆
侯光炯初到北碚,便致力于土类和土壤肥力研究,创立了“土壤粘韧曲线的测定”方法,并兼任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川北大学教授。1950年,西南农学院建立后,他先后任教授、名誉校长、工会主席等职。他提出用土壤粘韧曲线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的方法。60年代末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理性”的观点,后发展成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侯光炯院士为发展我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020,和我们一起探索百馆之声
2020年相遇北碚,相遇百馆之城,邂逅百馆之声。
让博物馆这道城市文化之光,照亮诗和远方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0/103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