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杜甫诗风的主要特征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 杨静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杜甫后期律诗在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来论述其诗风的主要特征――沉郁顿挫。关键词:沉郁 顿挫 忧国忧民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他采用

作者: 杨静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杜甫后期律诗在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来论述其诗风的主要特征――沉郁顿挫。关键词:沉郁 顿挫 忧国忧民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他采用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将比兴与声律结合,并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加以提炼,最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当中融入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最终铸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总体的艺术风格,也是他自己提出来并被历代所公认的诗风。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在这里,我们分别叙述沉郁顿挫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律诗进行说明。首先,之所以形成“沉郁”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杜甫生世艰辛,才有机会一步步的走向人民,从而将残酷的社会现实折射在他的诗歌当中,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厚重感。二是因为杜甫的个性,子美常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在当时安史之乱的特定背景下,又不免多忧愤、凄苦之情。同时,他又将此种心绪借助比兴手法化的广远而深曲,所以不免使得诗歌悲壮苍凉而又深沉内敛。可见,杜甫沉郁的风格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如名作《新安吏》有云:“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有母送”描述出母子生死别离之恨,“独伶俜”又是茫茫然的无堪告语。青山脚下,白水东流,水流呜咽,和人们的哭声搅成一片。再用一个“暮”字烘托出悲戚的背景。《垂老别》有云:“数值十四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分明是“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却仍要知寒问暖,从而更深入的写出了老夫妻间的相怜相惜,更加说明天下百姓的无辜。另外一首名作《春望》,乃是杜甫身陷长安时所作:“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诗人是在怎样一种心情下写出的“国破”呢,山河虽在,却物是人非。城春草木本是春意盎然的描写,此时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之感的景物了。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面对乱世离别之景,花落泪,鸟惊心,花鸟本是春光里娱人之物,此时却变成了撩人情绪的种子,由此,诗意变得更加深沉。其次,之所以形成“顿挫”的特点,原因有二:一是杜甫独到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为对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如名诗《蜀相》有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概括了隆中对,“两朝”概括了出师表,“老臣心”一面表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思想,也表现了杜甫千回百转的心情。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读书仕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用世的教育观影响,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在同情民众的同时,却又必须“忠君”,而这双方的矛盾注定使杜甫在矛盾中挣扎。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则表现为常常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极有力度却又戛然而止的涌动。如《新安吏》有云:“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们极深切的同情,同时,他也指出:民众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是否还有义务为朝廷做出牺牲。但就在此时,诗人却陡转方向,写出“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足可见其心中的矛盾。他“忧国”却不能因此而逃避事实,“忧民”却又不能背弃王朝的利益,这种矛盾而痛苦的感情在诗中就形成了欲罢而不能的脉流。杜甫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不仅源于他对文学技巧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心怀天下,眼见国家破败,百姓流离,自己却已日近西山,力不从心。如此巨大的矛盾与落差融入在诗歌当中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杜甫,而杜甫也成就了经典。参考文献:[1]傅庚生,傅光.杜甫论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4页.[2]王抒凡.论“兴寄说”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35.[3]吴在庆.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44―45.杨静,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转载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0/0924/353.html



上一篇:透过子路之死来看春秋战国士人阶层的精神信仰
下一篇:【讨论】有哪些农业类或者林业类的期刊是中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