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灾害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成为近年灾害史研究的新路径、新方向,是人类社会在与灾害共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类型,包含灾害认知、记忆、记录、传承,与灾害有关的思想、
灾害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成为近年灾害史研究的新路径、新方向,是人类社会在与灾害共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类型,包含灾害认知、记忆、记录、传承,与灾害有关的思想、心理、伦理、祭祀、信仰、禁忌、习俗、文学、艺术,以及应对灾害的系列措施、制度及社会影响等内容,具有“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社会性、历时性、系统性、兼容性、传承性等属性,也具有“灾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变迁性等特点,在历代防灾减灾抗灾实践中不断积淀,遵循经验积累—传承—实践中丰富完善—技艺方法再优化等发展路径绵延迭续。灾害的广泛性、常发性及后果的滞后与累积性特点,使灾害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因其经济、文化、历史进程的特殊性,而最富时代及区域特色。在全球化背景下,运用多学科方法,抢救性搜集、整理、研究那些未能进入传统史料、具有浓郁民族特色、趋于亡佚的少数民族防灾减灾避灾文化的史料,能够补充、丰富传统灾害文化的内涵,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学界对单个民族,如彝、蒙古、苗、瑶、壮、藏、独龙、傣等民族的灾害文化进行过个案研究,①李永祥:《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云南新平曼糯村的研究案例》,《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李永祥:《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神话与文化记忆》,《青海民族研究》2016 年第3 期;叶宏:《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 ——人类学语境中的凉山彝族灾害文化和当代实践》,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民族大学,2012 年;叶宏、王俊:《减防灾视野中的彝族谚语》,《毕节学院学报》2013 年第1 期;王健、叶宏:《文化与生境:贵州达地水族乡对旱灾的调适知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1 期;罗丹、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 年第2 辑;孙磊:《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区域和文化差异——以2010 玉树地震青海灾区和2008 汶川地震陕西灾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 年;马军:《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与减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2 期;张曦:《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6 期;能继峰:《藏族有关地震灾害的地方性知识研究——以玉树“4.14”地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北民族大学,2016 年;梁轲:《云南贡山县独龙族传统文化与防灾减灾研究》,《保山学院学报》2019 年第6 期;杜香玉:《佤族灾害认知及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研究》,《民族论坛》2020 年第2 期;何云江:《佤族聚居区的灾害记忆》,《保山学院学报》2019 年第6 期;谢仁典:《云南佤族村落火灾频发原因及应对方式探析(1959—1986)》,《保山学院学报》2019 年第6 期;谢仁典:《云南佤族雷击灾害祭祀浅析——以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龙坎村为例》,《保山学院学报》2020 年第3 期。个别研究结合扶贫工作进行探讨,但尚无从中观层面对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内容、类型等进行研究的成果。打破学术研究的“路径依赖”惯性,以全新视角理解、诠释并拓展民族文化起源传承动因的既有思考,以新路径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灾害内涵,探索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与防灾减灾避灾的密切联系,既是灾害史研究转向及拓展的新需要,也是新时代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本文首次对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类型及特点进行探讨,以资鉴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
一、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的内容
中国西南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滇川黔桂分别有52 个、56 个、50 个、56 个民族繁衍生存,四省区世居少数民族分别有25 个、14 个、18 个、11个,是中国最典型的多民族融居地。各民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地貌类型及气候类型、生态环境千差万别,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及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孕灾因子也因此复杂多样。明清以降,随着西南各民族聚居区的农业垦殖及工矿业开发,①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年;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冲击及破坏,自然环境的承灾力及灾害区的自然修复能力发生了变异,区域性自然灾害呈现日渐频繁的态势,以地震、泥石流、滑坡、水旱、霜雪、疾疫、风雹、山火等灾害为多见。各民族在防御、对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逐渐累积了与此相关的文化。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7.html
上一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和谐特质
下一篇: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