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宁武县迭台寺乡产业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迭台寺乡位于宁武县西南面,距县城25千米。北与东庄乡毗连,东与原平市长梁沟镇接壤,南与圪乡交界,西与东寨镇相接,总面积109平方千米。目前,迭台寺乡共辖24个行政村1828户4

迭台寺乡位于宁武县西南面,距县城25千米。北与东庄乡毗连,东与原平市长梁沟镇接壤,南与圪乡交界,西与东寨镇相接,总面积109平方千米。目前,迭台寺乡共辖24个行政村1828户44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25 户,贫困人口2592人,具有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特点。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思想,迭台寺乡在做好“生猪养殖扶贫产业”“光伏扶贫产业”“生态扶贫产业”“易地搬迁”等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多扶贫新模式,坚持项目带动,加强产业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2018年,为了大力推进迭台寺乡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决定启动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带动全乡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以香菇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为主,该项目吸收贫困户小额信贷13户65万元作为起步资金,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建设双层钢结构优质大棚27座,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设施正在建设中。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有27座大棚平方米(包括原辅材料加工工区、高温高压灭菌工区、无菌接种车间、菌袋培养工区、菌检工段等),菌种保藏中心500平方米,管理用房400平方米。该项目正式建成后,预计年产60万斤香菇,吸纳贫困户务工人员26人,流转土地15户40亩,带动54户135人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迭台寺乡全面执行“户脱贫、村退出”任务,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种、养、加、旅、销”五位一体,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其中,养殖业脱贫凭借门槛低、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成为农业产业脱贫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肉牛养殖发展基地项目便被提上日程。

肉牛养殖发展基地项目由宁武县锦源养殖有限公司主导,旨在助力于宁武县精准扶贫工作。肉牛养殖项目具有质量可靠、特色明显、性价比高、前期投入低、运营成本低、收益高六大优势。牛肉市场供应空间大,是城乡居民主导的肉食品种。因此,肉牛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入开发,肉牛产品国际市场尚须进一步开拓,养牛生产发展产景广阔。此外,舍饲养牛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也满足中西部生态建设需要,是实现以牧补农,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此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农民就业4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饲养员20人,种植人员15人。为响应政府四位一体,产业脱贫,带动贫困户计划100户,现已带动31户,共计93人。

食用菌和肉牛广阔的市场前景,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帮扶,更加坚定了迭台寺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产业强,民才富。依托项目推动和产业扶贫,迭台寺乡脱贫攻坚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531/646.html



上一篇:河南省举行茶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
下一篇:海阔制造助力西南页岩气开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