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广西见证中越农业合作20年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伊始,中越两国的农业交流你来我往,接连不断: 1月,广西农科院在越南农业大学举办作物病虫害培训班; 2月,越南山萝省科研人员到广西学习葡萄、百香果种植技术; 3月,越

2019年伊始,中越两国的农业交流你来我往,接连不断: 1月,广西农科院在越南农业大学举办作物病虫害培训班; 2月,越南山萝省科研人员到广西学习葡萄、百香果种植技术; 3月,越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到广西学习生态农业技术,广西农业专家两次前往越南,示范种植技术,探讨成立中越农业创新中心……

这么密切友好的关系背后,是广西和越南长达20年的科技合作之路。20年来,多位广西农业专家前往越南,克服困难,持续接力,播撒先进农业技术的“种子”,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写下浓重一笔。早在1998年,中越双方共同提出,在越南建设“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广西农科院与越南农业大学被确定为项目实施合作单位,这是中国在越南建设的第一个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基地。

2000年5月,广西农科院吕荣华、覃耀东、卢焜光3位专家,带着任务来到越南河内,正式开启中国农业技术的越南之旅。越南与广西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相似。起初,专家们选择了一批中国杂交水稻和蔬菜种子,一边建基地,一边进行试种。孰料,在国内早已驾轻就熟的播种,几个月后等来的却是一个个“意外”——稻曲病来了,白叶枯病来了,甚至鼠害也来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大打折扣,试种以失败告终……这让中国专家们有些措手不及。原来,受当地海洋性气候等因素影响,越南沿海一带气温高、湿度大,他们带去的品种“水土不服”。

几经讨论,专家们一一“对症下药”,从头再来: 一是重新挑选适合的水稻品种,二是喷药预防稻曲病,三是建设防鼠墙对付老鼠,四是搭建种植大棚,建设排灌系统。采取这些措施后,中国的优良水稻品种终于克服“水土不服”,在异国的土壤里长出新芽。

“那段时间,各种考验接连不断。” 吕荣华说。2003年,中国专家在越南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计划1月份播种父本,2月初播种母本。由于碰上中国春节,专家们便回国休假,改由当地技术人员代为播种。但当他们返回越南后发现,已播种的许多种子发黑、发霉甚至坏死了。经了解,原来是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催芽时没有翻动种子,导致散热不好,把种子给“烧” 坏了。为扭转这个局面,他们很快找出对策: 重新播种,并用直播方式把母本的生长期缩短,同时把父本的生长期延长。

按照水稻常规生长周期计算,当时父母本花期已相差10 d,错过花期“相遇” 就会颗粒无收。很多人都认为,这次制种肯定失败。“若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选择放弃。” 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阮俊叠博士坦言。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通过控水、控肥、使用低浓度赤霉素等保花措施,父母本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为2 175 kg/hm2,达到中国国内制种的中上水平。消息很快在越南传开。越南杂交水稻制种观摩团纷纷到基地参观学习,他们纷纷称赞: 中国专家真有办法!“他们最多待2年就回去了。” 中国专家刚到越南时,当地一些人将信将疑,因为此前不少外国专家都是没来多久就打道回府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直到2006年,“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 合作项目结束,中国专家都没有撤回; 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基地至今仍维持运营,每年都为越南培训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一次成功的试验能让越南专家信服,可要让农民改变观念种植并不容易。” 吕荣华说,当地水稻多是深水插秧,且种植后就让其自然生长; 而杂交水稻需要精心呵护,“他们喜欢中国杂交水稻的高产,却不喜欢种植技术的‘烦琐’。” 如何改变这个观念? 中国专家决定,把杂交水稻品种的种子交给越南农业大学一位学生,让他带回家按规定种植。这位学生种植获得了成功,产量比本地水稻高出数倍。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农户信服了,纷纷跟着种植。就这样,中国杂交水稻很快在越南“四处开花”。

20年间,广西农科院已在越南示范推广种植100多个品种,登记3个品种,推广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甘蔗、食用菌、木薯等60多万hm2。如今,越南已成为杂交水稻种植第二大国、大米出口第二大国。20年来,广西农科院与越南农业大学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于2017年联合建设了“中越边境地区农业科技走廊” “中越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联合实验室”,至今每个月都有中国专家前去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

“中国专家总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阮俊叠心怀感佩地说。过去许多人不相信越南能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玉米、甘蔗、葡萄、甜瓜等,正在越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0/1222/458.html



上一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与绿洲农业
下一篇:天价!“一个”苹果新品种卖了1 000 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