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传承梦想,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记引领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丝绸之路,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延伸上万里。中国丝绸,名扬四海,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中国的蚕桑丝绸再度引起世人关注,近年来的科学

丝绸之路,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延伸上万里。中国丝绸,名扬四海,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中国的蚕桑丝绸再度引起世人关注,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更是备受赞赏。 2000年,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宣布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为我国蚕业科学长远发展奠定了雄厚的遗传资源基础。 2003年,中国成功绘制出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也是世界第一张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图谱,并于2004年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奠定了中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中的世界领先地位,开创了21世纪“新丝绸之路”。 2008年,中日联手成功绘制了世界首张家蚕全基因组精细图谱。随之世界首件转基因彩色蚕丝衣服也在西南大学问世。 2009年,中国又完成40个蚕类基因组重测序,并再次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 2013年,中国发表世界首张桑树基因组框架图,进而建立了现代桑树学科的创新理论体系。 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及其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他们成功抢占新世纪蚕业科技创新制高点,一路奋进在学科发展最前沿。 科海耕耘结硕果,中国蚕学第一人 自17岁考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蚕桑系,1958年成绩优异的他毕业留校,开始蚕业教育和科研生涯至今,向仲怀院士与家蚕打了60年交道,成为国际著名蚕学家。他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全国党代表和人大代表、重庆直辖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任主席和市委委员、中国蚕学会理事长等重要职务,现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如今八十高龄,白发苍苍,依然探索不止。 2016年8月,向仲怀院士(前中)在重庆黔江双河丝厂考察蚕茧质量 几十年来,他在科技创新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领导创建并发展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我国第一个家蚕基因库,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建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国家重点学科,并最终建成了我国蚕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攻关课题、省部级重大课题数十项。早年发现川北地区连年大面积灾害性蚕病为壁虱病,解决了防病关键问题,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先后育成“日3×中5?6”、“夏芳×秋白”等多对高产优质家蚕新品种,大量推广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组织获得了“973”、“863”、“948”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资助,突出地推动了家蚕和桑树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建立了学科的现代研究体系。他先后获国家、部、省级成果奖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并获日本蚕丝学会特别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香港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大奖、中华农业科教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教学成果奖等20余次,获“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2005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家蚕遗传育种学》《中国蚕种学》《中国蚕丝大全》和《蚕丝生物学》等学术专著10多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高层次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包括多名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为我国蚕业科学与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和现代蚕桑学科的建设,向世界宣布“重振21世纪丝绸之路”。 2016年7月,向仲怀院士(中)在全国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上做“农业现代化与蚕桑转型”学术报告 传承梦想兴产业,大漠驼铃拓新路 向仲怀院士站在科学之巅,始终牵挂农民的“钱袋子”。蚕桑产业发展是他至为关心的大事。为了充分摸清我国蚕桑产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自2006年开始历时3年,向仲怀院士和他领导的蚕桑队伍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研考察,沿着“古丝绸之路”,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24个省区市的近100家机构,收集了解全国各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信息,认真听取来自第一线的管理、推广、经营者和蚕农的想法与需求。并针对蚕种场、茧站、缫丝企业、丝织厂、丝绸进出口公司等产业主体进行了重点调研。找到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的解决办法,是向院士调研的主要目的。同时,他的调研为蚕桑产业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凝聚了发展产业的共识,让蚕桑体系建设“水到渠成”。关于蚕桑体系的目标,向院士提出了“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十二字目标。向院士进一步明确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大方向,即几个融入——蚕业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融入大科学;蚕桑产业发展的开放方向:融入大农业;突破丝绸的发展瓶颈:融入大纺织;蚕桑产品研发大方向:融入大民生。向院士的产业发展思路,指出了我国蚕桑业的当前努力方向和未来前途。 2008年12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向仲怀院士任首席科学家。向院士善于从宏观角度看问题,指出我国蚕业的升级和转型势在必行。这需要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作支撑,但首先是要明确提高产业造血功能的科技创新方向。 作为蚕学界迄今唯一的院士,他不仅一手设计了蚕桑体系框架和带领建立了研发团队,并探索建立了系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创新思路。在他的领导下,专家队伍勤奋工作,蚕桑体系建设工作循序渐进,很快取得显著成效,他本人也实地指导几乎走遍了全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及基地。 向院士经过长期研究和深层次分析后指出,以茧丝绸生产单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存在过久,这使得蚕业科技形成了封闭的体系,尽管发展水平也不低,但不适应现代要求。提高产业效益,需要产业链上各环节产生效益,这就需要全面开发从桑树到茧丝的资源利用,并提高利用率。因此,导入先进的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蚕业问题,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向院士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的系统创新思路可概括为:以“高效益”和“可持续”为目标,发挥“生态型”特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农业,“立桑为业”,坚定“几个融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多级利用”,以“专业化”技术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企业带动,重视文化引领,面向“大民生”、“大健康”、“大生态”,形成“新产业”和“新市场”,开创21世纪“新丝绸之路”崭新篇章。 2007年11月,向仲怀院士作为团长率中国蚕桑代表团考察印度蚕桑丝绸产业,当印方献上“吻足礼”,赞誉他为“蚕桑之父”时,他笑着回应对方:我最多算得上是丝路驼队骆驼身上的驼铃。向院士喜欢以驼铃自喻。是啊,十余年来,中国蚕桑的转型像是穿越“新大漠”,向院士则正是大漠驼队的驼铃,发出探索前进的召唤,指引前进的方向。 2015年4月,向仲怀院士(前右二)在四川南充指导果桑基地建设 多元发展增效益,现代蚕桑又逢春 在蚕桑产业的实际开发中,向院士首先提到的是桑树的生态价值,他这样总结桑树的突出价值:“在生态树种中经济价值最高,在经济树种中生态价值最高”。桑树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其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有桑树本身突出的经济价值。多年来,向院士积极倡导和推动桑树进入生态建设。如今,桑树治理石漠化、桑树在干旱地区的涵水保土作用、桑树作为沙漠地区防风林带建设、桑树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桑树用于三峡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等,都有规模化示范基地,尤其在南方的大量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治理+养蚕生产”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向院士还利用桑叶高蛋白含量和综合营养价值优良的突出特点,研究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的蛋白来源和添加成分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令人欣喜的核心结果和肯定性结论。桑叶饲料作为新的开发方向,在畜禽业上广泛试验推广,为蚕桑与畜牧业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加之以桑果为主的蚕桑健康产品的开发,桑果采摘节等休闲农业模式的开展,桑果酒的开发和推广,桑叶馒头、桑叶保健面等进入百姓健康食品,使得桑树、桑叶、桑果、桑根、桑皮、桑枝等都成为桑产业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向院士十分重视产业效益的实现,提出了“转型升级,多级利用,多元发展,企业带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发展产业,扩大内需。全面提升产业格局,发展新型蚕桑产业。向院士指示加紧轻简化小型蚕桑机械的研发或改造引入,降低劳动力强度,提高劳动力效率。多级利用是提升效益的最大途径。产业链上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次生及相关资源,均要加以利用,通过高效利用蚕桑资源提高行业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向院士极为重视单位面积桑园产出率问题,倡导因地制宜开展立体种植和复合经营,桑粮结合、桑菜结合、桑菌结合、桑药结合、桑畜结合、桑禽结合,以及与观光休闲结合等。 向院士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他写的《丝路驼铃》横贯古今,大气磅礴,充满使命感和力量。他还常常把蚕丝文化与学术结合在一个报告里讲。相当长时间里,他研究和组织研究蚕丝文化,引入人文社科文化研究专业团队推动蚕丝文化研究,开辟了“蚕丝文化”博士后研究方向,多次组织“重走丝绸之路”活动。 多年来,向院士带领我国蚕桑队伍,构建了一套创新发展战略思路,改造了一个传统学科,建立了“新蚕桑学”和“现代蚕桑产业”,培养了一代新人,延续着“丝绸之路”文化血脉,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为属于蚕业世界和世界蚕业的财富。 “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辉煌!”几千年的蚕桑文化,饱含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梦想。今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对这一文化符号的最高礼赞,赋予了桑蚕产业新的时代内容,文化、科技、经济、生态,已经成为蚕桑产业同时具有的丰腴价值。为了真正体现这些价值所在,必须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始终坚持创新支撑,“深耕蚕桑”多元发展,必将实现新的跨越,迎来新的春天!?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0/1007/374.html



上一篇:半旱式稻田养鱼
下一篇:农业资源利用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