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一代土壤大师侯光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侯光炯(1905~1996年),上海市金山县吕巷镇人,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原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
侯光炯(1905~1996年),上海市金山县吕巷镇人,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原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及教学工作,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理性”观点,后发展成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他长期深入农村,运用他的观点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获得成功,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增产效果显著。他为发展我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一、家境贫寒 发奋成才
侯光炯出身贫寒,其父亲侯立本小小年纪在染坊当学徒,但勤奋好学,苦读《内经》《本草》,求访名老中医,成了吕巷地区有名的中医。可好景不长,侯立本因得罪恶霸而惨遭迫害,4岁的侯光炯就失去了父亲。
侯光炯自小知道家贫,上学不易,他入学后刻苦攻读,各门学科年年全班第一。小学毕业时,他以高分被松江府中学堂录取,但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上学。后来,侯光炯选择了学费极低的南通甲种农校,在校品学兼优。但就读3年后,面对家庭一贫如洗,侯光炯不得不被迫中途辍学。后经人介绍给该校教师王善干任助手,白天同工人一起劳动,进行棉花栽培试验,晚上跟美国女教师学习英语。就这样,15岁的侯光炯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1923年,南通甲种农校创办南通大学农科,侯光炯欣然报考,结果被免试入学,膳食与学杂费全免。大二时,首届18名农科生全体转学到北京大学农学院就读。但北京大学农学院免收学杂费,膳食费必须自理。侯光炯的哥哥只能将家中老屋抵押,凑钱供侯光炯完成学业。由于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侯光炯课余还经常给报纸和杂志撰稿,换取微薄稿费以维持生计。学习期间,他还经常到学校附近农村接触农民,了解到由于土壤盐碱化,农业生产产量极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这使他感到,要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农业,并决心以土壤科学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28年,侯光炯以全优的成绩从北京大学农学院毕业。然而,那时候,毕业即失业,侯光炯在艰难岁月里,来到乡下租了一间房,拜农民为师,开始对土壤的研究。侯光炯面对经济拮据的困境,在老师的推荐下,先后从北京大学农学院图书管理员工作做起,4个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主任的助教,一干就是2年。
193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决定绘制《中国土壤概图》,需招聘3名调查员。侯光炯通过面试,被聘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土壤调查员,终于圆了他终身从事土壤研究的梦。
二、投身科研 从农报国
年少时期,国家的落后、家庭的贫困,在侯光炯幼小的心田里就播下了报国的种子。其实就读南通甲种农校的选择,就是他走上从农报国征途的开始。
侯光炯在1931年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后,和美国专家一起工作。1934年任该室副主任,1937年晋升为主任。为了查清我国的土壤资源,他历尽艰辛,和同事们一起徒步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河北省定县土壤调查报告》、《中国北部及西北部之土壤》、《四川重庆区土壤概述》及《甘肃省东南部黄土之分布利用与管理》等论文。这填补了我国在一些地区土壤资源调查的空白。
1935年,侯光炯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代表和邓植仪、张乃凤一起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宣读论文,首次对水稻土的发生、层次形态划分,特别是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科学论述。会上还展出了各种水稻土标本,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水稻土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重视。会后,侯光炯得到苏、美、德、法、英、意、匈、荷兰、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的邀请和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去各国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侯光炯带着“中国土壤与欧美土壤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国外进行了3年考察和研究。在瑞典写出了《土壤胶体两性活动规律》论文,在苏联写了《红壤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论文。但他深深认识到:欧美土壤研究方法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他谢绝外国专家的挽留,他脱西装,剃光头,重新穿上中国人的蓝布长衫,毅然回返,报效祖国。
抗日战争期间,受研究条件所限,但侯光炯对他的农业土壤研究没有放弃。他的一些有关农业土壤方面的研究,竟是在家中进行的。女儿帮助采集标本,妻子帮助试验。初试成功的“土壤黏韧性测定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定土壤矿质胶体的性质,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0/0911/350.html